“四足巡检机器人”巡检跨瓯江地下电缆隧道。 国网温州供电公司 供图
从2004年第一代电磁式变电站坚守岗位,到如今智慧变电站实现“秒级自愈”;从往昔人工登塔巡检的艰辛,到当下“空天地缆”立体监控的智能——二十年来,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持续夯实安全生产根基,构建起覆盖人身、设备、电网的全方位安全防护体系,凭借科技赋能与制度创新,守护着浙南大地的万家灯火。
保人身安全
科技赋能让“高空作业”变“地面指挥”
6月19日,瓯海区潘桥街道东边村的山峦间,一架双发轻型直升机在百米高空稳稳悬停。国网温州供电公司检修人员借助吊索吊椅,如“空中医生”般对220千伏瓯湖线光缆断股展开精准修补。这是温州首次将直升机应用于高压输电线路检修,彻底打破了“人随塔高”的传统登塔作业模式——这场“空中手术”仅用40分钟便消除隐患,较传统爬塔作业耗时缩短60%,更将人员暴露于强风、高空坠落等风险的时间压缩至最低。
“山区、水域这些地形复杂的地方,以前爬塔作业不仅累,风险还高。现在直升机作业靠空地协同,人安全了,效率也提上来了。” 国网温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检修负责人宋天金的话,道出了科技对人身安全的“解放”。如今,这样的“科技护人”已成为常态:286架无人机实现全域适航区架空线路自主巡检全覆盖,百公里配置率达1.23架,苍南、乐清的无人机机巢里,“空中哨兵”夜间红外巡视与地面人员形成“人机协同”,彻底替代人工登塔的高危环节;跨瓯江地下电缆隧道内,四足巡检机器人(“机器狗”)每30分钟完成1千米电缆检测,解决了有限空间内气体中毒、机械伤害等安全管控难题。
除了技术创新,制度保障同样坚实,为电力工人人身安全构筑起双重防线。据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安全监察部主管潘鹏介绍,温州电网推行“五级五控”过程管控体系,重大检修实行科级干部包干制,作业现场严格落实“四个管住”要求,确保分包人员与自有人员同质化管理。自2021年以来,全市配网工程未出现严重违章,262名带电作业人员通过“绝缘蜈蚣梯”等创新工具拓展作业场景,覆盖率达95%,年均减少1万余时户数停电。这些举措在保障供电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了人员与高压设备、高空环境的直接接触,让安全防线贯穿作业全流程。
保设备安全
智能转型让“故障抢修”变“主动防御”
2024年盛夏,乐清110千伏旭阳变的运维人员在全新的控制屏前完成操作,一键顺控系统精准执行指令,屏幕上实时跳动的设备温度曲线取代了过去的手写巡检记录。这座投运20年的变电站,经“车载式移动变临时供电+全停改造”后,开关柜与自动化系统全面升级,设备故障预警响应速度提升40%,曾经频发的小故障成为历史。
这一变化,是温州电网设备安全体系二十年“进化”的缩影——从被动等待故障,到主动防控风险,一张全生命周期防护网已然织就。变电站安全防护实现“质的飞跃”:42座变电站全部补强第三路站用电源,5座220千伏、15座110千伏变电站完成防水淹改造,220千伏及以下抗短路能力不足的主变与隐患开关柜彻底清零。如今,即便遭遇13级台风正面侵袭,改造后的变电站也能做到积水不渗设备区,排水系统“水涨即排”,如坚固堡垒般守护电网核心枢纽。
配网设备的防护则更显“精准施策”:沿海一、二类风区采用全密封绝缘设备,易涝区域配电房抬高至地平面1.5米;全市建成50个坚强等级一配网网格,确保13级台风下“不倒、不断、不停电”。海经区配网的“秒级自愈”技术尤为亮眼 —— 通过纵联差动保护,主干线故障最快0.1秒内即可自动隔离并转供,用户几乎无感,与二十年前人工排查、彻夜抢修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从“带病运行”到智能预警,从孤立防御到系统协同,温州电网设备安全体系的迭代升级,既源于技术装备的革新,更得益于“防患于未然”理念的深化。这一进程仍在持续,随着高等级防台电网建设的推进,设备安全防护的精度与效能还将迈向新高度。
保电网安全
体系升级让“被动应对”变“主动防控”
7月8日,台风“丹娜丝”步步紧逼温州沿海,狂风裹挟暴雨呼啸而至,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严峻考验。危急时刻,无人机应急队紧急驰援,3小时内完成120条线路灾情摸排;三级应急指挥部依照“南、中、北”防台实战手册高效联动;“空天地缆”立体监控系统实时回传每座铁塔的状态——受影响线路于次日6时30分前全面恢复供电,主网实现零跳闸。这场教科书式应对,背后是温州电网二十年应急体系的“脱胎换骨”。
“如今在面对台风等应急状况时,温州电网已构建起成熟的‘预测—防御—响应—恢复’应急闭环体系。”国网温州供电公司主管闻君介绍说,在指挥层面,三级应急指挥部严格依照“南、中、北”防台实战手册,实现标准化、高效化指挥调度;在联动机制上,“首尾共济”“山海联盟”“四方联动”等协作模式持续优化,2024年支援周边地区抢险时,跨市物资调配时间再创新低;基层网格建设成效显著,33个配网边界网格组成的“半小时应急圈”,确保应急第一梯队能在半小时内抵达现场,2024年社会事件处置满意度高达98%,彰显了电力服务的温度与速度。
科技为应急工作注入强大动能。国网温州供电公司承建的国网浙江电力防汛防台风信息化平台,整合气象、GIS、物资等多维数据,实现灾情实时推演预警;数字工作票全流程无纸化应用,提升工作效率35%;“空天地缆”立体监控系统让500千伏线路实现逐塔可视,隐患识别准确率达100%。2023年杭州亚运会保电期间,依托这套智慧系统,“政警军企”四位一体联动机制高效运转,实现安保“零事件”、应急“零出动”,成为大型活动保电的标杆范例。
从传统运维到智慧应急,二十年来,温州电网不断蜕变升级。以“高等级防台电网”为新起点,温州电力人持续筑牢人身、设备、电网安全防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用电需求提供坚实保障,让这张守护万家灯火的电网,在时代发展浪潮中愈发坚韧可靠。
(记者:柯哲人)
责任编辑:华静如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电话: 010-68995855 传真: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ICP备案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