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4日至5日,“想着你的感觉·我的楠溪江——2025世界温州人文艺家中秋家乡行”活动在永嘉楠溪江畔举行,来自全球的温籍文艺家共叙乡情、共话文艺、共谋发展,为温州“强城行动”注入文艺力量。
本次活动由温州市委宣传部、永嘉县委、永嘉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永嘉县委宣传部承办,举办文艺家恳谈会、“书画第一坊”(墨池坊)建设工作座谈会、书画雅集暨园博墨韵书法主题创作荟、楠溪江采风创作等系列活动,旨在搭建一个凝聚乡情、汇聚才智的文艺交流平台,推动文艺创作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
温州文艺力量的全景检阅
“这不仅是一次团圆,更是温州文艺力量的全景检阅。”世界温州人文艺家联盟总召集人、一级导演邢时苗在温籍文艺家恳谈会上如是说。
活动中,世界温州人文艺家联盟为鹿城、龙湾、乐清、瑞安、永嘉、苍南等6个县(市、区)授牌“文艺家之家”,并为14位成员颁发“文化使者”证书。这一举措,标志着温州正系统性地构建文艺“智力共同体”,让散布全球的文艺人才“聚沙成塔”。
同期举行的“书画第一坊”(墨池坊)建设工作座谈会与书画雅集暨园博墨韵书法主题创作荟,则让思想在笔墨间交融,让创意在宣纸上生花。文艺家们不仅建言献策,更现场挥毫,将艺术理想落于家乡的土地。
打造温州的综合性艺术平台
文艺家们边采风,边交流。“筑巢引凤,是温州文艺持续繁荣的关键。”浙江省书法研究会主席、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池长庆一语道出人才生态建设的重要性。
浙江省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钟求是则用数据说话:“浙江若排十位知名作家,五位可能来自温州;全球新移民作家中,每五位就可能有两位是温州人。”他坦言,温州作家的集体实力在全国范围内都属上乘。
一级导演、一级演员,越剧吕派艺术传人黄依群动情地说:“出去了这么多年,心却被越拽越紧。”她回忆起信河街、老房子,坦言“只有在温州排戏,再难也不觉得难”。
故宫博物院博士后、国家京剧院一级编剧池浚则提出构建“温州演艺集团”的构想,呼吁整合戏曲、话剧、音乐剧、儿童剧等资源,打造属于温州的综合性艺术平台。
推动“智力反哺”成为新常态
文艺,不仅是城市的文化名片,更是发展的内生动力。在温州“强城行动”的蓝图中,文艺正以多元路径融入城市肌理,从人才凝聚、空间焕新到产业赋能,逐步构建起“文化软实力—城市硬支撑”的转换通道。
通过世界温州人文艺家联盟、文化使者授证、文艺家之家建设等一系列举措,温州正在打破文艺界“单打独斗”的旧局,推动“智力反哺”成为新常态。从邢时苗、池浚等顶尖艺术家的建言,到黄依群、钟求是等本土力量的回归,温州的文艺图景正从“个体闪耀”走向“集体发光”。
温都记者 王春霞
责任编辑:华静如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电话: 010-68995855 传真: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ICP备案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