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天津三中院召开走私犯罪案件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走私犯罪案件审判白皮书,通报2023年至2025年审理走私犯罪案件情况,并发布五起典型案例。

2023年至2025年6月,天津三中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审结走私类刑事案件136件,86家单位、212名个人被判处刑罚,判决前追缴到位违法所得及罚金23615万余元,为国家挽回巨额经济损失。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以及走私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两类罪名占比达到85.91%,成为走私犯罪中的主要形态。走私毒品、走私废物等传统多发走私犯罪的犯罪持续减少,打击成效明显;走私犯罪对象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日用商品、毒品、珍贵动物制品等走私对象,近两年还出现信鸽、“球星卡”、健身补剂、含有色情内容的“二次元”漫画、离岛免税商品等普通货物,以及国家管制出口化学品、境外冻肉等国家禁止进出口的货物、物品等;走私犯罪手段进化升级。随着执法部门打击力度强化,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不法分子钻监管漏洞、逃避打击能力也在随之升级,发展出掏箱换货、套代购以及“埋包”走私毒品等行为模式;走私犯罪组织化趋势更明显。2023年至2025年,天津三中院审理走私犯罪中单位犯罪占比52.2%。犯罪分子纠集多个主体组成犯罪团伙,通过境外指挥、境内实施,分工配合各个环节完成走私。
天津三中院认真履行反走私综合治理职责,切实采取有力举措,维护国门安全。聚焦案件质效,注重协同谋划。紧盯重大案件、系列案件,做好案件审查,严格落实证据裁判规则,确保案件质效。妥善处理涉案财物,促使走私案件被告单位及被告人主动退缴违法所得,缴纳罚金,全力为国家追赃挽损;注重平台搭建,打通战线壁垒。天津三中院牵头与缉私、检察部门会签联动协作机制,推进各项长效协作机制落地落实,实现办案人员的高效精准对接和沟通,形成国门安全守护的矩阵效应;深化品牌建设,提升队伍能力。加强业务培优,常态化开展培优沙龙及座谈交流,推动执法办案能力与司法审判能力协同提升;探索多元共治,服务地区发展。天津三中院拍摄反走私普法微电影,联合缉私、检察、街道、边检等部门,连续开展反走私宣讲进社区、进企业、进协会普法宣讲活动,强化主动对接、深度融入、靠前服务,提升普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下一步,天津三中院将持续保持对走私犯罪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强化体系建设,完善与相关部门的衔接机制,构建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通过严厉打击走私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国家监管秩序与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并不断提升司法服务保障水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支撑。在司法机关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走私犯罪必将得到有效遏制,国门安全防线必将更加稳固。(王郁)
责任编辑:华静如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电话: 010-68995855 传真: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ICP备案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