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偶剧《春草闯堂·行轿》剧照
近日,平阳木偶戏保护传承中心创排的木偶剧《春草闯堂·行轿》启程赴四川德阳,参加第十八届文华奖终评演出。作为温州时隔多年后再次代表浙江省角逐这一国家级文艺奖项的作品,该剧以“活态传承+创新表达”的双重突破,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精益求精 冲刺排练一个多月
“从接到终评通知起,全剧组就开启了冲刺模式。”平阳木偶戏保护传承中心副主任章云区介绍,一个多月前,排练厅便夜夜灯火通明,演员们围绕“以偶演人,以情带技,技情交融”的创作原则反复打磨技艺。
演员们每日高强度排练,嗓子唱到“冒烟”、手指因反复揣摩动作起水泡是常态。即便此前赴俄罗斯完成国际访问演出,团队成员在十几个小时长途飞行后,次日仍准时出现在排练厅,以“斗志昂扬”的姿态投入最后打磨。主创团队表示:“机会难得,必须用最佳状态展现平阳木偶戏的精髓。”
创新融合 传统木偶的“时代解码”
改编自经典戏曲名段的《春草闯堂·行轿》,以“抬轿”这一动态场景为核心,巧妙刻画官场虚伪与小人物的机智。为让经典贴合当代审美,剧组在保留原剧精髓的基础上,进行了多维度创新。针对木偶表演的特性,剧组特别设计实物轿子。传统戏曲中“抬轿”依赖演员肢体动作,而木偶缺乏人体灵活性,实物轿子的加入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剧情张力,同时提升观赏性。
此外,小花旦“耍手绢”的经典桥段通过机关设计实现突破,木偶手持绢帕旋转的灵动姿态,既突显人物俏皮活泼的性格,又契合年轻观众对“国潮美学”的审美期待。这些创新不仅让非遗“活起来”,更以幽默桥段和时代感细节拉近与当代观众的距离。
国际视野 “出海”讲好中国故事
此次冲刺文华奖的底气,更源于中心多年来深耕国际交流的积淀。通过与国际木偶联会(UNIMA)的稳定合作,平阳木偶戏频繁亮相高规格国际舞台,既让这门指尖艺术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使者,更在交流中取长补短提升技艺。
通过国际木偶联会(UNIMA)这一平台,木偶戏得以“走”出国门,在跨文化对话中传递中国非遗魅力,扩大国际影响力。国际交流带来的不仅是视野拓展,更促进木偶技艺的互鉴提升。此次剧中木偶机关的优化、叙事节奏的调整,均融入了国际视野下的审美思考。“这种‘扎根传统、面向世界’的发展路径,不仅擦亮了平阳木偶戏的金名片,更为非遗活态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章云区坦言。
此次文华奖参评,不仅是平阳木偶戏传承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标志着非遗保护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型,通过创新表达让传统“破圈”,通过国际交流让非遗“出圈”。
记者:潇瑜/文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华静如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电话: 010-68995855 传真: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ICP备案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