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全球温州人 返回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传统文化

霜降养生,“重三防”!

发布时间:2025-10-23 10:30:3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霜降养生的——防寒、防燥、防郁。

第一防:防寒 ——寒冷刺激会使:

1. 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2. 呼吸道黏膜抵抗力下降:病毒细菌趁虚而入,导致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复发。

3. 肌肉韧带紧张、弹性降低:关节局部血液循环减缓,易引发关节疼痛,尤其是本身就有“老寒腿”、颈椎病、腰背痛的人群。

【具体防寒措施】:

· 保暖三要素:头、腹、足。

1.戴顶帽子:秋冬散失的热量有1/3来自头颈部,保暖能有效减少热量散失。

2.穿件背心:护住腹部和后背,避免脾胃受凉,引发腹痛腹泻。

3.睡前泡脚:热水泡脚20分钟,水温40℃左右,微微出汗即可。能促进血液循环,驱除寒气,改善睡眠。

第二防:防燥 ——干燥的空气会:

1. 损伤呼吸道黏膜:使其屏障功能下降,更容易感染。

2. 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引发瘙痒、皮炎。

3. 引起体液流失加速:若不及时补充,会影响新陈代谢。

【具体防燥措施】:

1. 多吃白色食物:中医认为“白色入肺”。如梨(生吃清热,熟吃润肺)、银耳(“平民燕窝”,滋阴润燥)、百合(清心安神)、山药(健脾益肺)、莲藕(清热生津)。

2. 推荐一道食疗方:百合雪梨羹。百合润肺止咳,雪梨生津润燥,可适量加入冰糖和枸杞。此方甘甜平和,非常适合全家食用。少吃:辛辣烧烤(如辣椒、花椒、生姜)、油炸食物,这些会助燥伤阴,加重不适。

3.主动饮水:不要等渴了再喝。建议喝温开水,少量多次。晨起一杯温水,可以有效补充一夜消耗的水分,稀释血液。

第三防:防郁 ——远离“悲秋”综合征

1.“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季草枯叶落,花木凋零,人容易产生凄凉、垂暮之感,情绪低落、疲劳乏力、睡眠不佳,这就是所谓的“悲秋”或“秋季抑郁”。

2. 光照减少:会影响大脑中血清素(5-羟色胺)和褪黑素的水平,它们是调节情绪和睡眠的关键神经递质。

3. 中医认为:“秋在志为悲”,肺主悲忧。肺气与秋气相通,秋燥伤肺,也容易导致情绪低落。

【具体防郁措施】:

1· 拥抱阳光:天气好时,一定到户外晒太阳,尤其是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之间。阳光能有效提升血清素水平,改善情绪。

2 .适度运动:运动是天然的“抗抑郁药”。选择慢跑、快走、太极拳、八段锦等和缓的运动,能促进内啡肽分泌,让人心情愉悦。但切记不要大汗淋漓,以免阳气外泄。

3.  保证睡眠:早睡早起,顺应自然“收藏”的规律。避免熬夜,熬夜最耗伤阴血,也易导致虚火上炎,加重烦躁。

掌握好这“三防”,为入冬健康打好基础!

(作者:许玲娣)

责任编辑:华静如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电话: 010-68995855  传真: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ICP备案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