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新时代温州非遗传播主题活动”汇聚国内知名学者与媒体人于瓯江之畔,共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新路径。
活动伊始,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与浙大城市学院文明与传播研究院签署了《非遗传播推广战略合作协议》,为构建非遗传播协同机制迈出关键一步。在圆桌分享中,嘉宾围绕“温州非遗的破圈之道”展开深入交流。浙大城市学院文明与传播研究院院长俞虹指出,温州非遗资源丰富,但面临“传播不足”的困境。她建议制定系统化传播战略,借助短视频、短剧等形式讲好非遗故事,并以永嘉昆剧为例,提出可借鉴青春版《牡丹亭》经验,推动永昆走进北大这样的青年文化高地,在年轻人中播下传统艺术的种子,实现非遗“破圈”传播。
《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沈卫星将温州之行称为“文化发现之旅”。他点赞温州非遗的“活态化”传承特色——通过市场化运作提升公众参与,使传统文化自然融入当代生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敬一丹指出,温州非遗亟须打造鲜明的“文化标签”。她建议激发年轻人的创造力,运用新媒体强化传播,并通过沉浸式体验拉近非遗与公众的距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时统宇聚焦非遗发展的现实路径,强调温州应系统引入民间资本,构建“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的可持续模式。
活动中,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张志宏为与会专家颁发了“温州非遗传播特约研究员”聘书。
记者 程潇潇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电话: 010-68995855 传真: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ICP备案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