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全球温州人 返回主页
当前位置:首页 >> 重要窗口

试点两年,温州唤醒9.4万亩“沉睡”土地资源

发布时间:2025-11-03 13:43:47 推广 来源:温州日报

试点两年,温州成功将9.4万亩“沉睡”的土地沉淀资源,转化为支撑产业升级、城市发展的“活化”资产,这一举措不仅高效盘活了存量土地资源,更直接为地方财政节省耕地、林地占补平衡指标相关支出超百亿元,实现了资源利用效率与财政效益的双重提升。近日,自然资源部组织对全国试点效用地再开发工作中期评估,点赞我市自2023年9月获批试点以来的工作成效,对温州在推进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中形成的政策体系与典型案例等予以高度评价。相关案例还在省委城市工作会议上作为典型推广,为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温州经验”。

自试点以来,温州充分运用国家赋予的试点政策,重点突破历史遗留用地处置瓶颈。针对“一调为耕地、二调三调为建设用地”的地块,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按建设用地办理报批手续,无需占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及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仅用此政策,就成功激活9.4万亩“沉睡”的土地沉淀资源。此外,温州围绕低效用地再开发核心目标,推动开发模式与资源利用方式变革,以“存量换增量、地下换地上、技术换空间”为路径,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激励、主动服务,推动开发主体从“政府单一主导”转向“企业自主开发、政企合作开发”多元模式,开发方式从“单一拆迁”升级为“整治提升、拆整结合”多元路径。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累计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3.16万亩,单位国民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较试点前下降7.62%,单位GDP建设用地耗地量下降相关指标从全省第五跃升至全省第一。企业自主改造项目517个、涉及用地1.4万亩,政企合作开发项目427个、涉及用地1.2万亩,政府主导改造项目51个、涉及用地0.2万亩,三类项目预计累计拉动投资606.2亿元。同时,298个工业用地项目容积率提升至3.0以上,通过“向天空要土地、向立体要空间”,累计腾挪节约用地8900亩,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

如梧田老街,原为瓯海一处老旧“城中村”,2018年,梧田老街的再开发利用项目启动,瓯海遵循“留改拆”的理念,打造了文旅融合的滨水休闲街区,成为新晋网红地。2025年上半年,景区客流量突破615万人次,营业额达1.32亿元,成为低效用地“焕新重生”的生动典范。

这份亮眼成绩的背后,就是温州对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持续探索与实践总结。梧田老街改造项目成功入选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第一批典型案例,该批次全国仅18个,充分彰显了其示范价值;不仅如此,乐清老旧工业区块改造、温州机场交通枢纽综合体项目也分别入选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第一批、第四批先进典型案例,形成了“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今年,温州再添4个案例入选全省第一批低效用地再开发典型案例,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二,进一步夯实了其在低效用地再开发领域的领先地位。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要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温州将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等全国试点为契机,在坚守底线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先行先试,推动低效用地再开发向更深层次突破、更广领域拓展。持续提炼成功经验,为全国低效用地再开发提供更多可复制、可借鉴的“温州方案”。

记者 林迎颖 通讯员 张甜甜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电话: 010-68995855  传真: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ICP备案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